文峰区“十三五”规划纲要(上)

 信息来源 文书科  信息时间 2017-07-15 15:01:02  信息分享

 

2016-2020年是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我区打造安阳市首善之区、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综合实力强区的战略机遇期。在总结我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基础上,编制了《文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发展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形势环境........................................... 1

第一节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1

第二节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10

一、“十三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 10

二、“十三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 12

三、“十三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 13

四、总体发展趋势判断与我区的基本选择................................ 14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16

第一节  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16

一、指导思想........................................................ 16

二、基本原则........................................................ 17

第二节  战略定位................................................ 18

一、中原经济区区域性综合实力强区.................................... 18

二、安阳市首善之区.................................................. 19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9

第四节  发展空间及布局定位....................................... 22

第三章  重点任务................................................... 24

第一节  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建设富强文峰........................ 24

、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24

(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25

(二)推进旧城、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26

(三)加快坑塘水系建设........................................... 27

、做大做强服务业,打造中原经济区服务业强区........................ 28

(一)拓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31

(二)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 34

三、做精做专工业,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36

(一)坚持创新驱动............................................... 36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37

(三)坚持两化融合发展........................................... 39

(四)推进企业上市及银企对接..................................... 39

(五)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 40

四、稳定发展农业,做精都市型农业.................................... 40

(一)保障粮食生产............................................... 40

(二)积极发展现代都市生态农业................................... 40

(三)搞好生态林业和水利建设..................................... 41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41

(五)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42

五、构建科学发展新载体.............................................. 42

(一)促进产业集聚区高端精品化发展............................... 42

(二)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 42

(三)推进宝莲寺高端商务区建设................................... 43

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43

(一)完善提升商品市场........................................... 43

(二)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基地....................................... 44

七、推进对外开放与招商引资.......................................... 45

八、提升区域经济实力................................................ 45

第二节  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建设美丽文峰........................... 46

一、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46

(一)完善优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46

(二)协调推进城乡客运向城市化客运转变........................... 47

二、提升中心城区品位................................................ 47

(一)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47

(二)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48

(三)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48

三、加强节能减排与环境治理.......................................... 48

(一)推进节能减排和资源集约利用工作............................. 48

(二)加强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49

(三)注重绿色发展............................................... 49

第三节  强力推进科技改革创新,建设创新文峰........................ 50

一、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51

二、完善区域创新机制................................................ 51

三、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 52

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52

五、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53

六、深化行政和社会管理改革.......................................... 53

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54

第四节  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建设文化文峰........................... 55

一、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55

二、培育壮大文化产业................................................ 56

三、培育文化产品消费市场............................................ 56

第五节  实施好各项民生工程,建设和谐文峰......................... 57

一、积极推动脱贫攻坚................................................ 57

二、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 57

三、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58

四、加快发展民政事业................................................ 59

五、深入推进教体事业发展............................................ 60

(一)积极发展教育事业........................................... 60

(二)加快发展体育事业........................................... 62

六、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62

七、深入推进平安文峰建设............................................ 64

(一)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64

(二)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64

(三)深入推进平安文峰建设....................................... 65

(四)扎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 65

八、科学有序统筹人口发展............................................ 66

九、深入开展民主法制建设............................................ 67

十、提高全民精神文明素养............................................ 68

第四章  支撑保障................................................... 69

第一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69

一、突出和加强党的核心领导.......................................... 69

二、强化组织领导保障体制机制........................................ 69

三、加强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与规划纲要的衔接.......................... 70

四、强化规划实施的监督考核.......................................... 70

五、推进廉洁、高效、法治的政府建设.................................. 71

六、组织开展规划评估与修订.......................................... 72

第二节  要素支撑能力建设........................................ 72

一、土地支撑体系.................................................... 72

二、人才支撑体系.................................................... 73

三、资金支撑体系.................................................... 74

四、水利支撑体系.................................................... 74

五、质量支撑体系.................................................... 75

名词解释........................................................... 76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形势环境

第一节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文峰区发展历程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安阳市首善之区、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综合实力强区的奋斗目标,牢牢把握“转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重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结构趋于合理,项目建设实现突破,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城乡建设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全区经济社会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十二五”以来,全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较快增长,稳居全市城区前列。201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8.2亿元,与“十一五”末相比,年均增长10.15%;人均生产总值为24980元,与“十一五”末相比,年均增长14.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6.7亿元,年均增长28.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6亿元,年均增长1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9亿元,年均增长14.61%;发展水平稳居全市城区前列。

 

              1 “十二五”期间我区GDP及增速情况

  2 “十二五”期间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情况

 

      3 “十二五”期间我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及增速情况

4 “十二五”期间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情况

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十二五”以来,我区着力巩固壮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比由“十一五”末的82567调整到2015年的31780。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抓住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规划建设的机遇,高标准编制了《文峰区商贸产业发展规划》,建成了安阳万达广场、安阳义乌国际商贸城、海天城市广场等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安阳迎宾馆、文峰旺角等一批商贸项目陆续投入使用;引进了苏宁电器、华润万家、郑州丹尼斯等一批知名品牌连锁店;浦发银行、郑州银行、珠江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落户文峰,同时,安阳电商大厦开业运行并成功入选国家级工业电子商务区域试点,全区商贸档次不断提升、三产业态更加丰富。第二产业提质增效。以产业转型为目标,坚持招中转、转中招,以“高、精、尖”项目引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集聚区承载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15年末,共入驻企业31家,安化聚酯、方快锅炉、斯普机械、路德药业、恒宇电气、恒安电机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筹建了企业创新研发中心,实施了斯普机械、恒安电机、现书高科三家企业的6个转型升级合作项目。第一产业稳步发展。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20亩,发展高效农业2680亩,新建扩建现代农业园区5个。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天尊生物公司栝楼生产基地获得“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天之瑶温泉度假村等一批休闲观光项目已投入使用,并建成了鸿鑫、科丰、仙踪苑等高效农业园。强力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项目建设实现突破。全区狠抓项目落实,实施了工业重点项目、服务业升级项目、城乡建设提升项目三大会战,每年谋划重点项目约百个,累计列入省市重点项目35个。建设了安阳万达广场、安阳义乌国际商贸城、安阳迎宾馆、国旅安阳城、文峰旺角、安阳市康体文化运动园、中部易商谷、海天城市广场、红星美凯龙、大美城、安化聚酯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成立了五大指挥部,建立了全区重点项目台账,项目全部实行县级领导分包。注重项目工作实施机制创新,建立完善“周碰头、月调度、季分析”等工作制度;实施节点控制、倒排工期,分阶段稳步推进项目;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压缩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实行重点项目联审联批联办制度和入驻项目“双向零接触”制度,有效促进了项目的签约、落地、投产、达效,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积蓄。“十二五”期间我区共完成省、市重点项目投资80亿元,项目投资年度计划完成情况稳居全市前列,多次荣获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天字号”工程,始终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商贸业态提升、新型业态培育、招才引智等方面,坚持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教育、健康养老保健、金融服务业、夜经济等新兴和高成长型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成功引进了安阳万达广场、安阳市康体文化运动园、国旅安阳城、中部易商谷、CBD中央商务区(碧桂园)等大项目,全区共引进各类项目561个,累计引进域外资金137.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200美元,连续4年被评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

城乡建设协调发展。我区抢抓“东进南扩”的战略机遇,全力推进宝莲寺高端商务区建设,圆满完成了“两纵四横”道路和羑河生态观光带3300余亩土地征收工作,新型农村社区29栋安置房建设,主体已全部完工。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坚持以片区大改造带动旧城大发展,南大街片区改造取得重大进展;八中路口西南角凯旋大厦和东北角十二府项目进展顺利。积极探索城中村改造的新途径,汪家店和聂村城中村改造正在推进,中华路七村城中村改造工作已完成设计招标。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76%。积极服务市重点项目建设,圆满完成了东区1700亩和420亩储备用地、人民医院新址等项目征收任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健全完善“3+5”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城市管理综合整治活动,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累计创建省级园林单位20个、省级生态文明村3个。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五年来,始终坚持公益优先、均衡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科教实力明显增强。连续2次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连续3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称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先后建成了实验小学东区分校、实验小学四中分校、紫薇小学、银鹭小学;改扩建了二道街幼儿园并通过省级示范幼儿园验收;实施了东门小学、明德小学、银鹭小学等20余所学校及三所幼儿园的整修改造工程,全面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多次被评为“全市教育工作先进区”。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保障工作,城镇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累计医疗救助37753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9.6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9.4%;享受廉租住房补贴家庭达到3100户。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电子信息平台,就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累计新增就业11.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2%以内。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实施了13条城市“断头路”打通工程;圆满完成了京港澳高速、中华路宝莲寺段和城区绿化工作;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城市管理综合整治活动,累计投入1亿元,全面开展了店外经营、乱搭乱建、环境卫生、“七小门店”等专项整治活动,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为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卫集体二等功”。同时,探索建立了“3+5”城市管理新机制,引入了数字化管理模式,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开展各项整治活动,新增绿地面积14.2万平方米;顺利完成文明大道东段、光明路等道路拆违建绿工作。社会管理彰显和谐。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程,立足“综合平台、信息为基”,实现了“管理更细,服务更优”。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重点抓好了信访稳定、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平安建设等工作,特别是在处置非法集资上,结合“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推行了“五位一体”工作法,成功实现了帮扶一批、稳定一批、严管一批、侦办一批,保持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持续加大民生投入,2015年一般财政支出中民生社会事业投入比例达到35.8%2015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95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5881元,分别比2010年增加12001元和7879元,实现稳步提高。努力扩大就业,促进更高质量就业,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初步构建了以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开工建设了一批保障性住房,缓解了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得到提高。

 

 

 

 

 

 

 

5 “十二五”期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情况

 

6 “十二五”期间我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速情况

 

表1           “十二五”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2010

“十二五”规划目标

“十二五”完成情况 

2015

年均增长(%

2015

年均增长(%)

经济

发展目标

 生产总值(亿元)

44.48

71.6

10

78.2

10.15

人均生产总值(元)

12617

23140

12.9

24980预计

14.6    预计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3.6

6.93

14

7.6

16.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54.48

141.36

21

126.7预计

28.1    预计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62.3

125

15

71.9

14.61

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

7.6

5

-

3

-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

24.8

31

-

17

-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67.6

64

-

80

-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14

15

-

13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36

45

1.8

71.3

14.64

人居环境建设目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90

92

0.4

92

0.4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10

10

-

10

-

绿化覆盖率(%

25

30

1个百分点

35

2个百分点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

1.59

1.45

累计-9%

1.45

累计-9%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90

92

-

92

-

民计民生改善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7532

28240

10左右

29532预计

11.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8002

12890

10左右

15881预计

14.7

城镇登记失业率(%

1.7

4.5以内

-

2.92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万人)

0.8929

1.44

10

1.44

10

五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万人次)

8.634

10

每年2万人次

11.5

每年约2.3万人次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

85

85

-

90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100

100

-

100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

97.8

98

-

99.4

-

累计转移农业劳动力(万人次)

2.698

2.83

累计5%

2.83

累计5%

社会建设目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

5.5

6

-

5.6

-

城镇化率(%

62

64

0.4个百分点

76

2.8个百分点

公路通车里程(公里)

165

215

5.47

230

6.87

年末总人口(万人)

34.22

36.32

6

28.77

-

改革开放目标

外贸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3026

6080

15

6200

15.4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1318

2650

15

4400

27.26

注:2010年基数包括高庄乡数据

第二节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发展形势是良好的。

一、十三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

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国内经济全面进入新常态的转型期,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区既具有难得的历史机遇和独特优势,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和挑战。必须准确把握和审视我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补齐突出短板,培育形成发展新动力,确保提前两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国际看,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球经济的结构性调整不断深化,区域专业化分工和融合水平不断提高,全球新兴产业呈加速发展之势。从国内看,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正面临“三期叠加”,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促进结构性调整将继续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性重大战略的相继实施。从我省看,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三大战略规划加速推进,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省“十三五”时期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等载体日益完善,持续提升载体的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有利于以产业集群和配套优势应对区域竞争,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争取主动、抢占先机。从我市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开放载体更加完备,各种发展动能持续累积,有利于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环渤海经济区等国家战略,构筑新的区域竞争优势。

“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我区既要积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咬定发展不放松,推动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再上新台阶;又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主动适应国内外环境和新常态带来的诸多变化,尊重发展规律,妥善应对转型困难和风险挑战,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和难题,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全力以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同时,我区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的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任务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二、十三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

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看,中央强调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构建普惠性政策扶持体系。国家还陆续出台一批促进投资创业、扩大内需、提升消费、驱动创新和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结构调整政策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政策,使社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企业的融资成本有所降低,经济形势将趋于好转。

从区域政策看,我省加大新型城镇化试点、中原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政策指向明确,这与我区的发展重点高度契合。“一带一路”倡议使我省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陆路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也为我区利用对外开放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市提出积极对接郑州航空港的战略部署,为我区实现全市对内对外公路畅通、铁路连通、航路广通三大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发展的问题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从产业创新政策看,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对推动我区服务业、工业、农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电子商务产业园、促进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家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转移和资源就地加工,为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机遇。循环经济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全面实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有利于我区进一步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

三、十三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

资源束缚日益严重。作为安阳的核心城区,辖区面积小,可开发利用土地稀缺,土地资源已成为束缚我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我区产业发展不平衡,新兴产业支撑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未来五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发展的任务日趋紧迫。

区县竞争更加激烈随着我区周边区县的迅速发展,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如果我区不能审时度势、把握大势、突出重围,在未来的发展就有可能被边缘化,从而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十三五”期间,我区拓宽发展思路,优化发展环境,创造优势和条件,实现突破发展的态势更加严峻。

生态建设任重道远“十三五”时期,搞好生态建设,抓紧环境保护工作,保障节能减排指标全面完成,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社会矛盾逐步凸显我区各项改革进入攻坚时期,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增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比较突出;社会事业仍然薄弱;弱势群体人数较多,就业压力逐步增大。社会矛盾复杂多变,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责任重大。

四、总体发展趋势判断与我区的基本选择

“十三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如下五大趋势和特点:

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期。我区要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城市经济转型;继续做大第三产业、做精第二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向。

处于四化同步发展关键提速期。“十三五”时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提速期。我区要抓住信息化提速发展的重大机遇,以信息化引领四化同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处于区域开放合作深化提升期。“十三五”时期,国家高度重视区域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区等跨区域重大战略。河南省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战略引擎,推进周边梯度开发、联动升级、均衡发展。我市作为多重国家发展战略的叠加区域和重要节点城市,是河南对接京津冀、联系环渤海区域的重要门户。我区要发挥自身交通区位、产业基础、文化旅游资源等优势,主动对接区域发展战略,选准突破口,找准切入点,扩大发力点,借势融入,乘势发展,着力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

处于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期。着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优势资源带动作用是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

处于和谐社会加快构建期。着力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面对未来更加复杂多变的宏观发展环境,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到了必须以转型促发展的改革攻坚关键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主动适应国内外环境新变化,全力以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综合实力强区的奋斗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突出抓好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和社会建设“三项重点”,统筹推进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和宝莲寺高端商务区“四区建设”,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经济领先、产业优化、文化繁荣、教育发达、生态宜居、宜业宜商、服务完善、安定有序”的安阳首善之区,确保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建设富强文峰、美丽文峰、创新文峰、文化文峰、和谐文峰的新局面。

专栏1:五个文峰建设

1、建设富强文峰

建设安阳首善之区,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实现更大发展,促进我区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到2018年,实现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2、建设美丽文峰

建成功能完善、协调配套、支撑有力的现代化城市设施体系,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基础保障能力。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求,提高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令人向往的魅力文峰。

3、建设创新文峰

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要素完备、配置高效、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自主创新体系。

4、建设文化文峰

紧紧围绕创建区域性服务业强区的总体目标,着力发展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5、建设和谐文峰

不断改善民生,建设和谐文峰。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度,实现充满公平、正义、和谐、美满的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坚持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以创新技术引领产业升级,以创新人才带动经济发展,以创新理念推动社会发展,不断增强和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强大动力。

坚持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协调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关系,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坚持低碳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增长,实现我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以绿色化发展提升我区经济社会整体质量。

坚持开放发展。坚持不断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和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推进双向开放,促进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努力推动我区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坚持共享发展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和可持续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战略定位

一、中原经济区区域性综合实力强区

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综合实力强区是历届区委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经区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修改完善,是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是全区人民的热切期盼,是我们前进的旗帜和奋斗的方向。到2020年,在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时,将我区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区域性综合实力强区、豫晋冀三省综合实力强区。力争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城区第一方阵,打造成为豫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龙头。

二、安阳市首善之区

建设安阳市首善之区,要求在方方面面努力走在全市前列,即要以“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综合实力强区”为奋斗目标,以“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统领,突出“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社会管理服务创新”三个重点,强力推进“四区”建设,着力打造“风清气正、经济领先、产业优化、文化繁荣、教育发达、生态宜居、宜业宜商、服务完善、安定有序”的安阳市首善之区。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围绕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民生改善、自主创新和环境保护,确定2020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确保我区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力争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市处于前列。全区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壮大,现代服务业、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明显提升,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改革开放明显推进,区域经济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明显完善,各项社会事业明显发展,人口素质明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上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增加。

具体目标包括:

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4.8亿元,年均增长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830元,年均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2亿元,年均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6.7亿元,年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3亿元,年均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9110万美元,年均增长8%,力争上述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结构调整取得实效。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15:84,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进一步提升。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80%;非农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比重达60%。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实现突破。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实现重大突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十三五”时期,全区引进省外资金年均增长7%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达5105万美元,开放型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上升,保持招商引资先进单位。

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3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799元。城乡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到25%和35%,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提高到18%。居住环境有较大改善。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城乡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实现脱贫,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不断完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完成市定目标,城镇统计失业率控制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均达到100%;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5岁;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做到应保尽保。民主法制不断加强,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制度日益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全区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低、化学需氧量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降低各项指标完成市定目标,绿化覆盖率预计达到38%

政治民主建设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健全,依法治区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2    文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

分类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属性

2015

2020

年均增速

小康指标

1

人均GDP

预期

24980 预计

35830 预计

7.5%左右

2

非农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比重

%

约束

待定

60

-

3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

约束

26

25

-

4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约束

37

35

-

5

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

%

约束

12

18

-

6

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

%

约束

100

100

-

7

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

%

约束

100

100

-

8

人均期望寿命

约束

75.6

76.5

-

经济发展

9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预期

78.2

114.8

8%左右

10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预期

7.6

12

9%

1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预期

126.7

233

13%

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预期

71.9

126.7

12%

13

外贸进出口总额

万美元

预期

6200

9110

8%

结构调整

14

三次产业比例

-

预期

3:17:80

1:15:84

 

15

城镇化率

%

预期

76

80

-

16

人才资源总量

 

预期

136

200

-

17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

预期

79.3

完成市定

-

资源环境

18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约束

10%

完成市定

-

19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低

%

约束

5.64

完成市定

-

20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降低

%

约束

8.44

完成市定

-

21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降低

%

约束

2.1

完成市定

-

22

氨氮排放总量降低

%

约束

11.91

完成市定

-

23

绿化覆盖率

%

约束

35

38

-

民生改善

2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预期

29532

42397

7.5%

25

农民人均纯收入

预期

15881

22799

7.5%

26

城镇登记失业率

%

预期

2.92

4.5以内

-

27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预期

25176

完成市定

-

第四节  发展空间及布局定位

“十三五”时期,我区按照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产业引导、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定“一化引领、两轴驱动、三业联动、四区互动和多板块撬动”的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

“一化引领”: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打造以产业为基础、规划为龙头、重点建设项目为突破、精细化管理为保障,推动人口向城镇、产业向园区、居住向社区、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努力实现产业就业、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文化体系的城乡统筹发展体系。

“两轴驱动”:将文峰大道、德隆街打造成为我区商贸服务业、高端商务服务业发展方向的东西主轴;将中华路、平原路打造成为我区现代服务业、高端商务服务、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向的南北主轴。形成交叉融合的空间结构形态,为我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发展载体。

“三业联动”:全力构建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做强三产、做精二产、做实一产。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我区经济社会的带动引领作用,构建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四区互动”:积极促进我区特色商业区、商务中心区、宝莲寺高端商务区、产业集聚区互动发展。围绕提升功能集合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创新驱动和产城互动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区高端精品化发展;以培育壮大服务业集群为重点,突出商务中心区生产性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商务中心区建设;积极推动历史人文景观与现代商业元素协调融合,加快打造以古城历史文化为主的特色商业区;依托宝莲寺新型总部功能区功能定位,着力培育高效、高品质的现代服务业,推进宝莲寺高端商务区建设。

“多板块撬动”:重点依托安阳万达广场项目、国旅安阳城、安阳义乌国际商贸城、安阳市电子商务大厦、中部易商谷、中华路七村城中村改造、汪家店城中村改造、相州路片区改造、南大街片区改造等板块撬动我区经济高位增长。

7 “十三五”时期文峰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主办:文峰区人民政府         承办:文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安阳市文明大道中段 邮编:455000 联系电话:0372-5100100
在线联络信箱:wf5100100@163.com 网站标识码:4105020004
豫ICP备15022033号 豫公网安备 41050202000113号